第三十九章 利剑、正待出鞘-《始于“足”下》


    第(2/3)页

    上午的训练项目是队内分组对抗赛。于教练直接将队员拿出红、白两个颜色的对抗衫。

    “红队,主力阵容基础,芦东、耿斌洋、张浩、付晨……”

    “白队,替补及轮换阵容,李志刚带队。”

    他目光扫过核心四人组道:

    “别以为挂着主力的名头就稳了。白队,拿出你们的所有本事!开始!”

    比赛一开始,红队试图利用个人能力和默契占据主动,却遭到了白队的顽强阻击。

    白队在于教练的暗示(或者说,他们对主力位置本身的渴望)下,拼抢异常积极。李志刚领衔的防线组织得很有层次,中场绞杀也非常凶狠。

    芦东在中路的几次突破都显得有些吃力,脚步不如往常轻灵,一次试图人球分过,被李志刚准确卡住位置将球断下。刚进校队那会芦东经常调侃过李志刚就像过马路那么简单,没想到经过集训后的淬炼,大家都有很大的进步……

    “芦东!你那快人一步的第一步都哪去了?都用到送外卖上楼时了吗!!!”

    于教练在场边喊道。

    张浩在左边路也感受到了压力,几次下地传中都被白队分批次堵截导致球没有穿到位

    耿斌洋作为进攻发起点,遭遇了重点照顾。他拿球时,总有一到两名白队球员立刻上前干扰,让他很难舒服地出球。一次他在包围圈中勉强将球传给芦东,但传球力度稍轻,被对方拦截。

    “耿斌洋!处理球再快一点!观察队友的位置!这就是你们仨从小到大的默契???笑话!!!”

    于教练的声音再次响起。

    面对困境,耿斌洋举起手,示意队友们稳住。

    也开始和芦东张浩有了更多的眼神交流……

    他开始更多地回撤接球,通过快速的短传和转移来调动对方阵型,避开正面的凶猛逼抢。

    从小踢到大的默契真不是盖的,芦东不再抱着中路不放,而是前后穿插搅乱白队后防,张浩的回传接应也多了起来……

    红队的前场运转逐渐的流畅了起来,也逐渐适应了白队的防守节奏……

    开始耐心地寻找机会。一次中场的连续传递后,耿斌洋在对方防守重心向右路倾斜的瞬间,突然用一脚贴地直塞找到了反向切入禁区,

    张浩心领神会拍马赶到,接球后稍作调整起脚打门!但李志刚补防及时封堵,将球挡出了底线。

    “好配合!就这么打!”

    于教练喊出了训练中的第一句夸奖。

    耿斌洋角球开出,张浩抢到前点,头球后蹭,后点的芦东在干扰下勉强顶到球,却高出横梁。

    虽然没能进球,但红队的攻势逐渐有了起色。

    几分钟后,耿斌洋在中路与张浩完成一次漂亮的二过一配合后,带球突进,吸引了两名防守球员后,敏锐地将球分给无人盯防的右边的邱明,后者下底传中,中路跟进的芦东力压对方中卫,一记强有力的头球攻门!

    球速很快,但角度太正,被白队门将神勇扑出!

    “哎呦我去!!这都是什么狗屎运啊!!!”

    张浩抱头惋惜。

    芦东也拍了拍手,对自己的处理有些不满,但眼神里的斗志更旺了。

    比赛的转折点发生在上半场尾声。耿斌洋在中圈附近拿球,观察了一下前方,发现白队防线站位比较平。

    只是抬头看了一眼芦东后就原地摆腿,踢出一记超过四十米的精准长传!皮球如同制导导弹般越过整个中场,准确地找到了反越位成功的芦东!

    单刀了!芦东利用速度甩开最后的防守球员,面对出击的门将,冷静地推射远角!

    球进了!1:0!

    “我擦的!三叉戟回来啦!!”

    张浩第一个冲过去,跳起来抱住芦东。

    耿斌洋也跑上前,与芦东击掌相庆。

    确实啊!!由于耿斌洋寒假后的养伤+缺阵,三叉戟已经很久没有这种配合的进球了!!!

    “小贝克汉姆正式回归了呗!!!”

    芦东看着耿斌洋笑着道

    “是东少的跑位漂亮!!”

    耿斌洋也笑了笑。

    带着一球领先的优势进入下半场,红队打得更加从容。第六十分钟,耿斌洋开出战术角球,与芦东配合后起脚传中,张浩在前点机敏地脚后跟一磕,足球变线后滚入网窝!2:0!!!

    第87分钟,耿斌洋利用前场距离球门24米的任意球再下一城!!3:0!!!

    最终,红队以3:0的比分赢得了这场队内对抗赛。虽然过程不算轻松,但他们在被动时展现出的调整能力,以及核心球员关键时刻的发挥,还是体现了DL集训的成果。

    于教练在总结时,依旧保持着严厉:

    “红队,赢了,但问题不少!开局慢热,配合生疏,面对逼抢不够冷静!白队,拼劲值得肯定,防守组织有进步!都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现在解散休息两个小时,午饭后会议室集合!”

    听见要去会议室,大家以为会轻松一点时,等待他们的是更具针对性的战术演练。

    于教练先是在会议室的的战术板上贴上几张战术和防守的跑位图,然后他用马克笔在每章纸上标注好相对应学校的名字。敲了敲战术板道:

    “省赛,我们的第一个、也是必须跨过的门槛。根据以往的资料和近期了解,省内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主要是这三支队伍!工业大学,体育学院,师范大学。”

    他顿了顿,开始逐一分析:

    “工业大学,传统强队,作风硬朗,身体对抗激烈,喜欢高举高打,利用定位球和头球得分。他们的防线组织严密,但转身速度偏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