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问题-《重生之江州往事》
第(2/3)页
“在具体的策略上面又可以份以下几步:第一步:和四大行以外的一些中小银行以及工行等大银行中比较没落但网上银行比较发达的的银行谈判,具体地来说就是利益交换,你进入我这个平台后,我在购货、退款中有很多的无息占用资金,别的银行转入的资金,我把这些资金全部存在你家,可以获得多少多少的存款,对于任何一家小银行来说,其一、这笔资金都足够诱人,其二、短期内可以纳入政绩,其三、促进小银行客户新增,其四、转入肯定小于这部分资金存量。银行怎么算怎么划算,而且政绩是短期的。按照这种方法,谈完一家银行就在一家银行开一个账户,资金可以轮流转嘛!重要时点就看各家银行的报价和关系(你懂的)了,这叫各个击破。”
“第二步:谈完小银行后,大一点的银行和更小的银行可能会有一些聚集效应,大家会逐步聚拢到这个平台,资金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大到任何一家中大型银行都对这笔资金有所觊觎。”
“第三步:就是等候时机来临,到那个时候像农村包围城市似的围剿,宣布一些免费政策,同时用这部分资金逗大银行,大银行这时候骑虎难下:不参与就会落后,连正常的一杯羹都分不到,参与了资金就会外流,权衡利弊再辅以一些公关手段最后倒逼大银行参与进来。”
“第四步:残余银行正式纳入,有了这几步,我相信咱们想要突破银行的束缚那是早晚的事情。”
贾旺春不得不佩服沈言思维之敏捷,只是短短一会,不仅明确了下一阶段的重点,更是连工作思路都给理清了,尽管贾旺春本人是技术出身,但也觉得以沈言这个思路去搞定银行,也有一定的把握。
可是隐约的,贾旺春又总感觉沈言看似条理清晰的话语里面又好像有些问题,但具体是哪些问题,又说不上来。
看来做技术与做管理真的不是一回事啊。
贾旺春只是一瞬间的迟疑,就被沈言给捕捉到,他知道贾旺春在担心什么,但也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其实有些东西是他刻意没有说出来,在国内这个人情社会,说一千道一万,没有人脉,你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除了人脉还有什么因素呢?那就是政策。
这两者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但好在无论是在政策还是大方向上面,京城那边总是支持改革的。
虽然目前受限于政策,但那只是时机还未成熟,一旦时机成熟,沈言刚才让大家去做的不过是推动时机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