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启奏陛下,臣下以为宁安伯秦朗实在不堪大用,这才到泉州多久,听说已经花了上百万两银子了,如今又要二百万两,这简直就是无底洞!”此时说话的人,乃是兵部尚书齐泰。 齐泰原名德,太祖朱元璋当年很赏识他,赐其名泰,其人洪武十七年的进士,洪武三十一年进兵部尚书。 齐泰这个人,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他熟读史书,对大明各个边镇将领都能迅速地说出其名,而且对边事常常有独到的见解。 他后来就曾力主首先拿燕王朱棣开刀,秉持擒贼先擒王的策略,奈何黄子澄反对,建文也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先挑软柿子捏,最后玩完。 “齐泰,你对兵事一向有独到之处,不知对这平倭有何良策啊?”朱元璋见是自己中意的齐泰站出来说话,便不由得多问了一句。 “回禀陛下,欲解决倭寇,当从根本断其生机,臣下以为,陛下应当下旨禁海,将沿海地区一带的百姓全部迁往内陆,片板不得下海,倭寇胆敢上岸,我大明天军自会让其有来无回!”齐泰振振有词的说道。 “臣下附议,东瀛倭寇都是一些不服王化的蛮夷之人,而且福建浙江等地,临海居民与其接触多了,也大多不开化,如今将其迁往内陆,对其进行王化教化,让其明白王化圣德,何乐而不为呢。”礼部尚书李叔正抖着花白的胡子,颤颤巍巍的说道。 李叔正乃是洪武朝老臣,与宋濂等人一同出仕,如今也是站在这朝堂之上,为数不多的文官旧臣了,此时李叔正一言,朝中的其他文官便像看见了风向一般,纷纷开始附议。 眼看着朝中风向就都要倒向齐泰一边了,这秦朗的处境怕是不妙啊。 “臣反对!对付敌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将其歼灭,哪有仗还没开始打,我方人员就开始先行逃跑的道理!这简直就是丧权辱国!” 说话之人,正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傅友德,虽说这几年这五军都督府已经成了个闲散衙门,兵部已经把大部分权利给收走了,如今的五军都督府只剩下了几个沙盘,和一堆无所事事的前后左右大都督。 可傅友德如今也算是武将功勋们在朝堂之上的最后一杆大纛了,现在自家侄子出征在外,朝廷里竟有人扯后腿,傅友德能不管吗! 在朝的其他武将勋贵见老将军傅友德出头了,那也便随之开始纷纷跳了出来,一个个出言反对。 第(2/3)页